女人易犯的这个致命错误,是感情不幸的开始!

来源:未知 2019-08-06 09:47

来源:心之助

  恋人间最佳的心理距离是多少?

  深夜,群里有姑娘发了这样一段话。

  血的教训:除非你打算分手,否则,千万不要轻易去看他的手机。表面上再好的感情,也经不起这样的考验。

  是啊,不知多少花好月圆的情侣和夫妻,前一秒钟还是甜蜜浪漫、智商为零的恋爱脑,后一秒钟就被对方手机里的秘密逼到了崩溃边缘,变身福尔摩斯,目光如炬,挖掘出过往的种种疑点。

  你有权要求对方对你100%坦诚、毫无保留吗?

  当然有的。你需要安全感,无法接受对方有太多的保留。而你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,亲密关系本来就该是忠诚专一的,不是吗?

  对方有权拒绝你吗?

  当然也可以。他希望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,而不是像连体婴一样,完完全全失去隐私。这同样很合理,毕竟谁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自我。

  并不是你太作,或者对方太渣。

  所以,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儿?

  不同的舒适距离决定你在关系中如何进退

  认识一个男生,聪明有趣,积极向上。

  然而一聊到感情问题,马上就郁闷了。

  他说,前后谈过4次恋爱,全都是从异地状态开始的。

  相隔几百公里,每天固定时间用微信聊一会儿,放假去探望对方几天,他就觉得很愉快很满足。

  他绝对专一,而且隔三差五会在朋友圈里秀秀恩爱,放很多聊天截图,一波一波地撒狗粮。

  异地恋还能保持这么高的黏度,简直羡煞旁人。

  可是,一旦两人结束了异地状态,来到同一个城市过上“稳定”的生活,关系立刻冷淡下来。

  他失望地发现,那个独立、精致、有个性、近乎完美的女神,竟然会因为他加班耽误约会而斤斤计较,会宅在家里连续好几天不洗头发,会喋喋不休地抱怨工作上的不顺心,会拿他和别人家的男朋友作对比,会有意无意地偷看他的短信和电话……

  之前所有对理想爱情的设想,全都在现实面前触了礁。

  唯一可以想到的办法是逃避。假装加班,假装出差,假装和哥们儿出去玩,尽可能缩短一对一相处的时间。

  而结果往往是,对方越来越没有安全感,终于心灰意冷地离开。而他又心有戚戚,试图挽留。

  几番纠结,循环往复,耗尽了情绪和心力,身心俱疲。

  他叹气:感觉伤害了对方,又实在没有办法自我妥协。

  亲密关系中的许多恐慌和伤痛,其实是因为双方在“距离感”问题上的需求存在差异。

  她不知道他为什么忽冷忽热,他觉得她黏人的样子又可爱又可怕,两个人好像永远不能处于同一个频段上。

  她哀怨,我需要你的时候,为什么你总是不在?

  他吐槽,我想一个人清静的时候,为什么你不肯放我一马?

  其实,每个人都在心理设定好了一个“舒适距离”。

  有的人愿意共享所有的账号密码,每天和另一半形影不离;

  有的人不介意偶尔被对方查岗,但希望保持基本的独立和隐私,彼此社交圈最好不要完全重合;

  有的人想要更多的自我空间,从银行账户到社交圈子,都互不干涉。

  当双方设定的“舒适距离”不一致,心理安全区遭受冲击,矛盾便会产生。

  大家都希望借着爱的名义,把对方拉到自己的舒适区里,而不是主动去适应对方。

  在“距离感”问题上所遭遇的挫败,往往能促使我们引申出更多的限制性信念。比如:

  我不适合谈恋爱。

  我太黏人,一点出息都没有。

  我总是遇到伤害我的人。

  我在感情中是得不到幸福的。

  这些令人心灰意冷的信念,又会衍生更多悲剧剧情。

  为什么我们总在玩“追与逃”的游戏?

  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个根深蒂固的“舒适距离”,最初是如何被设定的?

  它源于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。

  我们在人生最初的那段时间里所经历的心理阶段,叫作共生期。

  共生期里,婴儿和妈妈是一个融合体,相互依存,不分彼此,完全没有“独立”和“隐私”的概念。那是一种平和温暖的状态,有着足够的包容、接纳和滋养。

  但是,过度亲密也带来了过度干涉和介入,当婴儿渐渐长大,母亲可能仍然无法尊重ta的独立性,试图包办一切,让婴儿失去了心理成长的机会。

  另一种可能性,是在共生期里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和关注,于是一生都在苦苦寻求着“母亲”,试图和另一个人重新建立起母婴般的共生关系。

  比如郑爽,这个总在爱情里卑微到尘埃里的姑娘,可以为了张翰,不惜动刀整容,为了能留住胡彦斌,不惜无底线包容他的花心,就为了换取更多的关爱。而一旦感情出了问题,她总是弃工作和生活而不顾,仿佛天塌下来一样。

  对郑爽们来说,爱情就是未得到的好的母婴关系的补偿,她以前有多失望,现在就有多渴望。

  第二个心理阶段,叫作反依赖期。3到5岁左右,许多孩子自我意识开始爆发,想要离开共生关系,独立探索世界,寻求自我的边界。

  共生满足了依恋的需求,却无法使人拥有自我,而反依赖期正是接触这份精神饥饿的时机。我们开始“反叛”父母,思考“我是谁”“我想要什么”“我可以做到什么”等问题。

  生命早期经历过的心理剧情,常常在亲密关系中重演。

  在一段关系的刚刚开始时,双方会首先进入亲密无间的共生状态。但这样高粘度的感情至多持续3年左右,一方或双方便开始“撤退”,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拿回到自己身上。

  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纠结着“他对我的感情是不是变质了”的原因。

  此时,沉浸在共生期剧情里的人,会把“舒适距离”设定成“不分你我”;认同反依赖期剧情的人,则会把“舒适距离”设定成“要有个人界限和空间”。

  前者属于焦虑型依恋,渴望安全感,最害怕被抛弃。

  每一次不被及时回应,都仿佛被独自扔到了喜马拉雅山顶上一样绝望。只有和对方心理零距离时,才能多一点点安心。

  他们会不断地向对方求证、追问那个经典问题:你到底还爱不爱我?

  他们会摆出一副要为对方付出一切的姿态。

  后者则属于回避型依恋,渴望自由感,最害怕被吞噬。

  对他们来说,“我想静静”并非说辞或玩笑,而是非常重要的需求。如果一段关系要以失去自由为代价,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距离,那宁可不要。

  面对所爱的人,他们同样会一味地逞强,反复强调:我一个人很好,不需要那么多爱。

  要么辛苦地追,要么慌忙地逃,亲密关系由此陷入死循环中。

  想走出这个有关距离感的困境,需要成长到第三个阶段——整合期。

  在这个阶段里,距离感的问题依然存在着,但我们无需使用生硬、恐慌或伤害性的方式来表达需求,回应彼此,个人边界也变得更灵活、更有弹性。

  焦虑型依恋的人,在整合阶段要学会反求诸己。

  宁静曾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:任何用危机感换来的安全感,都叫强求。

  20多岁的时候,她因为害怕嫁不出去,而匆匆答应了一个求婚,虽然她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,她并不爱对方。经历了一次次幻灭,在许多年后,她终于修炼出了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勇气,即使单身也能活得精彩璀璨。

  当你带着生死一线般的恐惧向对方索取,对方是无法满足你的。即使他为了讨你欢心,愿意让渡出全部的自由,把所有秘密都向你公开,你依然会怀疑他有所隐瞒。

  安全感终归是强求不来的,只能自己慢慢培养。

  回避型依恋的人,在整合阶段要学会表达脆弱。

  表面上的刚毅,埋藏着更深的无力感。无力到不愿面对自己的“弱点”,无力到非要切断和别人的心理联结。

  而真正的强大和独立,在于外柔内刚。

  这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:内在力量充足,就比较能够坦然展示脆弱;而越是敢于承认自己的局限性,越是能让内心笃定沉着。

  结束追与逃的游戏,要点在于整合内心,走出过去,来到当下。

  伴侣间最好的状态是什么?

  之前,有个读者在我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说,她理想中的亲密关系,是舒婷《致橡树》里的那样,并肩抵挡风雨,相互扶持。

  后来她恋爱了。

  她的男友也喜欢《致橡树》,希望两个人可以在这座一线城市里奋斗扎根,共同经营未来。

  可她觉得,男友一点也不体贴她。

  加班到晚上11点是常态,几乎没有约会的时间;各种节日纪念日都是一模一样的红玫瑰和费列罗,对她的新衣服新发型也毫无反应。

  本以为共同奋斗的过程会让心越来越近,谁知道却连恋爱都没空谈了,几乎成了陌生人。

  向男友抱怨,他满脸的委屈和不解:我努力工作,有什么错?

  她一口气郁结在心口,又跑来问我:亲密关系中,什么样的距离才是最理想的?

  这个问题不存在标准答案。

  你希望积极上进之余再多点小情调,他觉得先专注事业才是硬道理,这都是完全合乎情理的,并没有对错高下之分。

  而且,无论你看过再多的爱情故事和小说、影视,也很难找到一种模式可以被直接套用。

  因为你和他对“舒适距离”的设置方式,和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可能相差甚远。对距离感的把控,自然有所不同。

  亲密关系中的最佳距离,要靠你亲自去觉察、沟通,最后找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。

  觉察的重点,是锚定自己当前所处的状态。

  你是停留在注重亲密的共生期,希望双方有更深度的自我暴露,还是追求独立的反依赖期,并不想被24小时绑定?

  诚实地回答自己:在这段关系中,什么样的距离状态是我当下真正想要的?

  第二步,是不带评判、预设和指责地与对方沟通。

  既然彼此对“舒适距离”的概念不同,那么他没能严丝合缝地满足你的需要,也不代表他不爱你或是故意与你为难。沟通的目的不是一味“求同”,而是让对方看到你的真正感受,同时了解对方的核心需求。

  在呈现自我时,避免伤害性的沟通方式,如:

  你完全不理解我的感受!

  你对我一点也不上心!

  你怎么可以这样做!

  将它们换成坦诚而温和的表达方法:

  我希望我们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在一起。

  今天有点累,我想先一个人呆一会儿,清空一下大脑。

  在了解了双方心理需求、尊重彼此边界的前提下,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商量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“舒适距离”方案。

  比如,每天可以花一点时间单独相处,以你们喜欢的方式。

  比如,周末不必非得一直腻在一起,可以有各自的日程安排。

  又比如,我不再突击查岗,但你适当的时候可以主动报个平安。

  在关系中寻找最佳距离的过程,其实也是一个实现分离个体化的过程:

  我们不再是黏人或者叛逆的孩子,而是开始学着以成人的方式来应对问题,圆融地解决矛盾。

  我们开始亲自去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,不再苦苦指望着伴侣做到“比我更了解我”。 

  我们的世界不再非黑即白,不再除了“爱”就是“恨”,不再那么容易掀起一波又一波滔天的心理灾难。

  在电影《遇见你之前》中,有一句很有智慧的台词:你不能改变别人,你只能尽量去爱他们。

  接受人与人的不同,也接受大家都是普通人、有各自的弱点和执念这个事实。

  不要害怕距离,也不要过度依赖距离。

  亲密关系是一场双人舞,放松地表达自我,试着相互配合,如此就好。

声明:“风尚网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核实后将立即予以删除!